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樹湖溪排水系統係屬於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其排水集水面積約38.41平方公里,主流長約9.43公里,支線總長約5公里,於民國96年開始規劃,97年12月12日奉經濟部核定,治理計畫及堤防預定線圖籍並於100年1月4日奉經濟部核定公告在案。規劃內容將治理期程分為4期,依分年分期計畫逐步依序辦理。

  由於樹湖溪與沼田溝交匯處下游樹湖溪主流原是左右蜿蜒狀,88年時水路被截彎取直(改善前),每逢大雨溪水易堵塞於吉利橋上游側,造成樹湖溪與沼田溝排水困難,因迴水頂托造成內水排不出去,使得壽豐鄉公所一帶及花蓮農場附近及共和村活動中心一帶發生淹水情形;經調查平均淹水深度達50cm以上,淹水面積3.2公頃;且有逐年加重情形,最嚴重一次曾經高達63cm(如圖一、二)。為解決淹水問題,將其納入第1期瓶頸段工程優先辦理,工程含下游疏洪道(含溢流堰)、吉利橋及壽豐路一段118號前橋樑改建工程等,總工程費達1億元(含用地費)。工程並分別於99年6月25日及100年9月14日完工。其中疏洪道工程颱洪時可疏洪量為Q10及Q25分別達47.5cms及60cms(約為樹湖溪主流洪峰量211cms之1/3流量);除可降低沼田溝與樹湖溪匯流處水位Q10及Q25達2.29m及3.15m;可完全改善上游人口聚集區(平均淹水深度(0.5m)及淹水面積3.2公頃)淹水問題。

  隔年(100)8月28日遭逢強烈颱風南瑪都來襲,2天造成花蓮地區總雨量達400~600 mm,其中8/28日上午壽豐鄉樹湖溪上游壽豐雨量站測得降雨量連續2小時雨量均達55mm以上,花蓮站每小時更達76mm;1115豪雨花蓮站連續12小時更達288mm 。本局為驗證疏洪道工程完成後對上游洪峰流量之疏洪效果,特於兩場颱風及豪雨事件中,親赴現場驗證完工後疏洪道工程疏洪情形,發現在此短延時強降雨條件下,下游疏洪道即時發揮疏洪功能,瞬間降低樹湖溪與沼田溝匯流處(溢流堰)60cm水位,另檢視疏洪道下游出口,2場事件洪水位均尚未達堤頂高(南瑪都尚有1.5m;1115豪雨仍有2.0m),仍有餘裕可疏通更大洪水量,且當時上游市區檢視亦未再發生淹水情形,改善前淹水深度50cm及淹水面積3.2公頃;改善後全部不淹水、改善面積100%(圖三、圖四)。

  自99年6月疏洪道等相關治水工程陸續完工至105年止,經歷多次強颱及大豪雨侵襲,本局每年均調查樹湖溪排水治理成效,發現上游壽豐市區已不再發生淹水事件,足以證明易淹水計畫治水成效。壽豐鄉長張懷文、樹湖村、共和村長及當地居民均對疏洪道完工後降低壽豐鄉一帶長久水患問題,對政府及本局之努力表達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