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岸縫合面向改善策略
水岸縫合面向之改善與調適願景目標,主要在於縫合兩岸,提升水域可及性,並平衡生態與發展,透過串聯動線與水岸綠廊,增進地區民眾對水岸環境之情感或水岸週遭文化歷史重現的契機,並希望有助於花蓮溪流域之綠色基盤建構及水文化彰顯。基此,以點、線、面組成之基本架構,提出水岸縫合之改善與調適策略,說明如下:
(一)點層面
1.以減量與克己為水岸縫合規劃主軸
花蓮溪水岸縫合應以河川環境之維護優先,以「減量」與「克己」概念為水岸縫合規劃主軸,有限人為介入為原則,維持兩岸景觀與生態之完整性,強調河川環境的維護及清整,恢復河川既有的荒野環境,打造水域多樣自然的地景。
2.將人文元素導入空間規劃
水岸縫合應構思土地與在地人文風情、承襲在地文化發展脈絡,如將人文元素導入空間規劃中。花蓮溪與部落文化關係緊密,建議將原住民集會、休閒使用、生態捕魚法、捕魚祭等祭典活動融入水岸環境營造中,彰顯部落特有之人文歷史,讓傳統部落文化得以保留並延續。
(二)線層面
1.建構水岸綠廊網絡,串聯綠色動線系統
既有防洪設施與水防道路完整且具連續性,且堤後空間尚稱足夠,建議可視堤後水防道路空間,在空間允許前提下,加強補植,形塑豐富綠意的水岸綠廊,避免水岸成為資源串聯之斷點。另建議規劃水防道路設置自行車道,串連流域內既有資源及區域自行車系統,除將圳路、帶狀空間等網絡納入整合外,應盡量延伸動線連結至主要聚落,提高兩岸聯通性。
2.打造具一致性之指標系統,提升流域自明性
設置具一致性、易於判讀之指標系統以塑造花蓮溪流域整體自明性,指標系統應與自行車道整合,並導引使用者至兩岸主要遊憩資源點。
(三)面層面:著重堤內資源串連
花蓮溪水岸距聚落較遠,導致民眾對於水岸休閒遊憩利用的需求不高,故水岸縫合規劃重點區位應以既有具發展潛力及整合機會之營造重點區域,整合自行車道及指標系統,並鏈結堤內資源為主,如馬太鞍濕地、花蓮溪口重要濕地、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等人文景觀與自然資源及大面積的農田景觀等,具相當潛力。
二、水岸縫合改善與調適措施
(一)點層面
1.鏈結文化:在地文化融入水岸空間規劃
如銅門部落於木瓜溪灘地辦理祖靈祭、里漏部落利用花蓮溪河口左岸之太陽廣場辦理船祭並於北邊礫石灘下船等。
2.減量克己:減量與克己,保有河川原始樣貌
包含:1.垃圾棄置熱點監控與管制;2.高灘地種植許可面積減量;3.檢討待建堤防工程必要性
3.擴大典範性:指標系統
於水岸、重要資源點、聚落之交會節點處設置方向導引指標系統,提升堤內外之慢行系統辨識之流暢度。
(二)線層面
1.擴大典範性:植樹固碳
現況已有喬木之堤段,則建議檢視喬木連續性及生長狀況是否良好進行補植,營造優質水岸景觀。
2.擴大典範性:自行車道
以花蓮縣政府具意願推動認養之區段為優先建議推動區段,後續再進一步與花蓮縣政府討論設置可能性及分工。
(三)面層面
1.擴大典範性:亮點營造
辦理具發展潛力及整合機會之營造重點區域,整合周邊既有人文景觀與自然資源,持續投入資源串聯,擴大營造亮點典範性。